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落寞”了40年,这个经济特区的机会来了 正文

“落寞”了40年,这个经济特区的机会来了

来源:蓝琛资讯网   作者:焦点   时间:2024-03-29 06:30:42
11月28日上午10点,落寞一条消息让深圳、经济中山两地市民争相转发——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特区将军养成手记

  下午1点多,落寞珠海市官方公众号“珠海发布”转发这一消息,经济并加了点“料”:预计明年开通,特区从珠海可以这样前往……文中给出了两条路径,落寞还附了地图。经济

  文章阅读量快速上升,特区置顶的落寞读者留言是:去深圳终于可以不用被堵在虎门大桥上了!兴奋之情跃然屏上。经济

  深圳人和中山人兴奋不奇怪,特区毕竟这是落寞一项肉眼可见的巨大利好。作为“围观群众”的经济珠海人,兴奋个啥?

  一位在珠海高新区工作的特区企业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道出了原委:在珠海人看来,深中通道不只是深、中两市的利好,更是珠海的福音。它将真正为珠海打开珠江口东岸的大门,带来堪比40余年前获批经济特区的发展机会。

  在经济特区“赛道”上大幅落后于深圳的珠海,终于迎来命运齿轮的再次转动。

  失意的老牌特区

  摊开地图可见,珠江三角洲被珠江、狮子洋和伶仃洋一分为二,东西两岸遥遥相望。其中珠江西岸分布着广州、澳门、佛山、中山、珠海等城市,将军养成手记东岸则汇聚了深圳、香港、东莞、惠州等城市。1980年,分踞两岸的深圳和珠海同时成为首批四大经济特区之一。

  在设立经济特区之初,两地的人口及经济总量相差无几。珠海仅在陆域面积上比深圳小一点,一个1725平方公里,一个1997平方公里。然而,经过短短40余年的发展,到今天,两地的综合实力用天壤之别来形容都不为过。

  数据显示,2022年珠海市GDP为4045.45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7.37亿元,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47.72万人;同期,深圳市GDP为32387.68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45.12亿元,常住人口1766.18万人。可以看出,除了人口,另两大关键经济指标几乎呈10倍的差距。

  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巨大反差?区位因素被各界公认为最重要原因之一。在外界看来,深圳的发展,固然主要取决于这个城市无与伦比的改革创新与实干奋斗精神,也与紧邻香港这一中国内地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的区位优势密不可分。

  相比之下,珠海的邻居澳门,在经济体量和全球影响力上与香港不可同日而语,其支柱产业旅游、博彩业对珠海的经济几无助益,遑论整体上的带动作用。

  这么一对比,解决思路也清晰浮现——珠海要想赢得更大发展机会,不能把目光局限于珠江口西岸,而应该望向大海的东边,争取搭上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香港和特区“学霸”深圳的“顺风车”。早期深圳的发展优势还没有那么明显,珠海希望“搭车”的对象主要是香港。

  “吃不饱”的港珠澳大桥

  要搭车,得先有路,然而,茫茫大海成为横亘在珠海面前的“拦路虎”。

  由于水阔江深,长期以来,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的经贸往来只能通过广州中转,路线形成一个倒“V”字形,广州就是那个倒“V”的顶点。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繁荣,两岸之间的人流、物流急剧增加,建设跨江跨海通道成为必然选择——倒“V”需要变成大“A”。

  经过多年筹划,1997年,珠江口首座跨江大桥——虎门大桥建成通车。随后,又陆续建成黄埔大桥、港澳珠大桥和有“虎门二桥”之称的南沙大桥。这些规模宏大的基建工程,大大缩短了珠江东西两岸间的陆路交通距离,降低了运输成本,加速了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步伐。

  但现有通道的通行能力和效率早已不能满足需要,尤其在车流量激增的节假日,几座大桥往往堵成大型停车场,令过往司机苦不堪言。对于位置偏南的珠海而言,这种苦恼更要加重几分,前述“珠海发布”的读者留言便缘于此因。通途成了瓶颈,大“A”中间的横线条数急需增加,这对急于对接香港的珠海尤其迫切。

  其实,早在1983年,香港投资家胡应湘就曾提出修建跨珠江口连接香港与珠海跨海大桥的设想。5年后的1988年,珠海市决定“建设一座连接珠海与香港的伶仃洋大桥”,并完成了相关规划。然而,这两个设想和规划分别因故落空,珠海只能年复一年地等待转机。

  机会来得猝不及防。进入21世纪,随着香港、澳门回归后日益融入国家发展大棋局,兴建港珠澳大桥的计划进入中央视野。虽然大桥设计方案曾陷入“单Y(连接港珠澳)双Y(连接深港珠澳)”之争,但珠海始终是“Y”上的一个分叉。2018年10月23日,历经9年施工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珠海终于与梦寐以求的东方之珠香港隔海相拥。

  据官方数据,大桥通车5年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人员总数达3600万人次,车辆750万辆次,进出口总值7000多亿元。截至今年11月1日18时,经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查验的“北上”港、澳单牌车超过100万辆次。

  统计数字貌似巨大,但分摊到总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5年时长的大容量里,就不那么好看了。由于大桥连接的三地分属不同的关税区,只有符合一定资格的粤港、粤澳两地牌车辆及纳入“港车北上”“澳车北上”计划的港澳单牌车辆才能通行,内地单牌车辆目前还不能上桥。这使得有资格通行的车辆数量大大受限。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原党委副书记、行政总监韦东庆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港珠澳大桥的设计通行量是每天8万辆车,但现在到周末才刚超过1万辆,不到设计容量的1/8。

  目前香港、澳门两地的汽车保有量相加约为85万辆,而截至今年9月底,广东省内东莞、深圳的汽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广州、佛山约360万辆,珠海约80万辆。在“粤车南下”政策悬而未决的情况下,仅靠港澳车辆,远远无法满足港珠澳大桥的“胃口”,也就无法承载珠海搭乘香港“顺风车”的梦想。

  深、珠两城双向奔赴

  坊间有观点认为,港珠澳大桥当初舍“双Y”取“单Y”方案,对深圳是一个“打击”,使得它失去了尽早向珠江西岸拓展的机会;同时,对珠海则是一个“帮扶”,让它一举成为内地唯一同时陆路连接港澳、独享两地资源的城市。

  这当然是缺乏根据的个人猜测。港珠澳大桥作为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其战略意义并不在于为一两座城市谋福利、分蛋糕。撇开这种猜测,现实中人们看到,珠海并没有因为独享大桥带来的“蛋糕”而满足,深圳也没有放弃向西的决心与努力。珠江东西两岸城市的双向奔赴,始终如珠江水滚滚向前。

  但世易时移,对珠海而言,仅靠对接香港,恐怕已不是最明智的选择。包括香港、深圳、东莞、惠州在内的整个珠江东岸城市群,才是资源更为丰富的广阔天地。这也是国家和广东省希望看到的局面——根据相关规划,珠江东西两岸应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通互联的基础上,构建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实现更加协调均衡的高质量发展。

  珠海的地方愿望与国家意志同频共振,促成两大经济特区的握手。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深圳被定位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需要“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站在深圳自身角度,为了破解土地空间不足等制约,也有向外拓展的需要。而拓展的方向,除了相邻的东莞、惠州,以及广东省指定对口帮扶的河源、汕尾等地,还包括珠江西岸城市。2018年初,深圳市政府提出“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的城市发展战略,明确将加强与珠江西岸地区的联系。2019年,深圳市政府将“深圳与珠江西岸城市合作研究”列入年度重大研究项目,透露进一步推动与珠江西岸城市进行产业分工合作的意向。

  深圳“西协”发展的意愿,得到珠江西岸城市的积极响应。2020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推动建设珠江口西岸高端产业聚集发展区,谋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中山市也寻求在中山东部临深片区建设“深中跨江融合发展示范区”。鼓舞两地产生上述动议的重要前提,便是早在2015年获批、2016年底正式开建的深中通道。

  作为连接深圳与中山两地的交通大动脉,深中通道开通后,将使两地之间的车程从现在的2小时缩短为不到半小时。而毗邻中山的珠海,也可以经该通道前往深圳,也将比目前绕经虎门大桥快约1个半小时。原本隔海相望的两大经济特区,将因为一条陆路通道而形成半小时经济圈。

  但一条深中通道显然不足以满足珠江口两岸城市融合发展的需要,在深圳和珠海两市共同推动下,连接两地的跨海大桥项目——深珠通道被正式列入规划,并迅速推进。按照设计方案,深珠通道是公铁复合通道,包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三种功能,建成后,将实现深圳到珠海30分钟直达,并且通行能力远在港珠澳大桥之上。届时,两大经济特区将进一步紧密融合,给两个城市带来不可估量的想象空间。

  “黄金内环”,黄金机会

  2022年5月召开的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势腾飞”。

  对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玉阁撰文认为,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包括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佛山、中山、香港、澳门等地的局部或全部,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所在;当前推进“黄金内湾”广东省各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珠江口东西两岸互联互通。

  截至目前,在这一“黄金内环”内,已经建成4条跨江或跨海通道(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在建5条(深中通道、黄茅海通道、狮子洋通道、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澳门轻轨横琴线),另有2条正在筹备(莲花山跨江通道、深珠通道)。今年以来,有关深珠通道的多项工程方案设计研究项目公开招标,表明这一项目正加快推进。这11条跨江或跨海通道全部建成后,将极大改善珠江口两岸的交通联结,推动“黄金内环”真正成型。

  在深中通道开通在即、深珠通道加快推进的双重利好下,作为“黄金内环”重要节点之一的珠海,终迎再次起飞的“黄金机会”。

责任编辑:张玉

标签:

责任编辑:探索